上海弄堂之最!老上海“腔调”都在这里,你去过几个?

发布日期:2024-12-22 10:24    点击次数:60

提到上海,你最先想到的形象是什么?无论你的答案是时尚国际化的陆家嘴、东方明珠,还是开放包容性的通商港口、航运海岸,小编觉得,弄堂都该有它的姓名!

弄堂,狭窄而悠长的弄堂,千千万万几代上海人使用的“后院”,多少个故事在弄堂里演绎。弄堂,留给上海人的是一段五味杂陈的人生记忆。

有故事、有情怀的『上海老弄堂』

你去过哪些?欢迎留言分享~

01.

蓝妮弄堂

展开剩余93%

魔都超浪漫弄堂

这条弄堂看似不起眼,但它有自己的特色和故事。蓝妮弄堂又称“苗王公主弄堂”,因云南苗王蓝氏家族的后代蓝妮而得名。短小的弄堂里,房子干净而雅致,既有欧式风格,又有现代气息。

在弄堂里有7幢造型典雅的三层小洋房,七座建筑物有7种颜色,风格迥异。因弄堂口的地面上有“玫瑰”两个字样,所以也被称为“玫瑰别墅”。

别墅的主人蓝妮,是孙中山儿子孙科的秘书及二夫人,蓝妮弄堂及玫瑰别墅是对两人的爱情的见证。

02.

步高里

名人都留名的弄堂

这里有两座建于民国时期的中国式牌楼,巴金、胡怀琛、张辰伯、平海澜等著名人士,都曾先后居住在此。

其中,陕西南路弄口的牌楼为三间三楼式,高约8.5米,宽6米。砖砌门柱,中间拱券门,歇山式筒瓦飞檐顶,有装饰性斗拱。

白墙、黑字、红瓦灰柱,每幢住房都有小天井、落地长窗,是典型的旧式里弄住宅群,共有砖木结构二层石库门建筑78幢,形成了完整的里弄街坊格局,弄堂口的中国式牌楼独具特色。

03.

淮海坊

清水红砖墙面的弄堂

淮海坊以前叫做“霞飞坊”,1949年以后改名“淮海坊”,共有3层砖木结构楼房199幢。

当年,由于淮海坊有着良好的规划设计,还有西方的民主自由的政治空气和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,所以,无论是商贾巨富、军政要人,还是文化艺术界人士,都选择此地为最佳居所。

大面积整齐的双坡屋面,和统一的清水红砖墙面的场景,置身其中会让人有穿越的错觉,仿佛一下子就把人拽进了那个时代。每天在弄堂里闲聊、洗晾衣服的场景,逐渐浮现在眼前……

04.

隆昌公寓

如围城般的弄堂

这个公寓是一座如同古罗马斗兽场的方筒形建筑:中间是宽敞的院子,如同一个大广场,被周边土灰色的五层楼房团团围住,犹如“围城”一般。

而让这里更加广为人知的一个理由是,它有点像周星驰《功夫》里的猪笼城寨的再现。

隆昌公寓的构造中,双排两米多宽的楼梯也被称为“扶梯”,这在当时的中国大概也是寥寥无几。而且,这座公寓也曾经是上海乃至全国,首先使用煤气和自来水的住处。

公寓的每层楼都有一条长长的楼道相通,犹如蜿蜒的长龙。楼梯内侧是大小不一、如同笼子般的住家,屋与屋的间隙很小,密密麻麻地排列着,一层就有50户人家。那时候一家吵架,整个楼都知道。

05.

新华别墅

异域风情十足的弄堂

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,上海就已成为外国人眼中的国际大都会。建国初期,中外开发商开始在新华路营建花园洋房,最终形成了著名的“新华别墅”。

小区由2幢5联排别墅和1幢独立式别墅组成,种类较多:新里,洋房,也有公房。这条弄堂里已经住了许多各种国家的外侨,所以另特名为“外国弄堂”。

经过岁月的洗刷,里面的各式风格洋房风采已经不如当年,很多外立面都已陈旧,有些别墅还做着翻新工作。但是,每当走进这里,依旧会有浓浓的异域风情感,高贵而典雅,让人忍不住驻足。

06.

静安别墅

上海最大的新式弄堂

静安别墅在民国21年(1932年)建成,因地处静安寺路(今南京西路)而命名,附近有毛泽东上海旧居、美琪大戏院、张家花园等著名景点。

这里成为当时诸多名门望族和社会名流的聚集地,蔡元培、于右任、郑小秋都曾在此小住,一时风头无两,成为上海滩当时著名的富人区。

作为老上海新式里弄住宅的代表,纵然年华老去,其独特风韵和别样风情,仍吸引不少影视作品取景,就连电影《色戒》也曾在这里取过景。张爱玲在《色戒》中提到的商店“印度珠宝店”“西比利亚皮货店”和“凯司令咖啡馆”,都在别墅区的弄堂口。

迄今为止,静安别墅仍然是上海最大的新式里弄住宅群,是上海民居中的一个缩影,更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。

07.

张 园

游上海者必到的弄堂

1878年,英国商人格龙在上海建造了一个园林;1882年8月16日,中国商人张叔和从“和记洋行”手中购得此园,总面积21亩,起名为“张氏味莼园”,简称张园。

此后,张叔和又对该园屡加增修。至1894年,全园面积达61.52亩,为上海私家园林之最。园中有当时上海最高建筑“安垲第”,可以容纳千人以上会议。登高“安垲第”,鸟瞰上海全城,一时间成为上海游玩者的必到之地。

而且,与张园相关的人物、事迹也有很多:沪上第一盏电灯、第一辆自行车、第一个室外照相馆,乃至孙中山、霍元甲等名人,都与张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到如今,那里依然还有大量的居民居住。

08.

愚园路749弄

上海最隐秘的弄堂

这里曾一度被称为“最隐秘”“最狡黠”的弄堂。

虽然它现在逐渐变得热闹,进主弄口的地方也有一些卖杂货、零食的小摊,常有自行车、助动车闹闹的开进去开出来,显出一番上海最平常的市井图景……但走到里处才发觉,这里别有洞天。

这里原来是老上海三大特务的老巢,所以内部的构造非常诡异:大小弄堂似乎是按“主弄堂—侧弄堂—小侧弄堂—小侧弄堂最末端的暗道—又回到主弄堂”这样的结构排列。

主弄堂的建筑都不高,而且,有的弄堂还在墙壁外露出一些屋顶和外窗。每一个建筑都风格迥异,似乎是从另外的地方一夜之间飞到东方这片土地上的。这样复杂的结构,也难怪特务会选址于此了。

09.

田子坊

魔都最热闹的弄堂

田子坊应该算是大家最熟悉的了,上海人应该都听说过。1998年之前,这边还是一个马路集市,自从区政府实施马路集市入室后,路面被重新铺设,原来下雨一地泥、天晴一片尘的马路焕然一新。

这里已经成为了上海必逛景点,有超多家咖啡、小酒吧、美食店……都逛完是要好久的。而且,田子坊也有超级多的外国人出没,每天都很热闹~

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与博主,如遇侵权请联系删除

来源淘最阿拉上海

发布于:山西省